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
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和国际公立大学论坛成员
被誉为美国商业金融、高科技产业、电影艺术等人才的摇篮
教育背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大一在读
标 化 考 试
我的标化考试成绩:托福114,阅读29,听力30,口语25,写作30,SAT是1570,数学部分800,文法部分770,SATII是考了两门,一门数学一门护理,我是没有AP成绩的。至于为什么没有AP成绩以及SATII只考两门,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
我之所以没有AP成绩是因为我本身是一个英国剑桥课程体系下的一个学生,学的是A - Level课程,所以并没有考AP。其实A - Level学习的东西跟AP差不多,只不过是两种不同课程的体系,所以我提交我的A - Level全球统考的考试成绩和大部分同学提交AP成绩是一样的。
另外就是我在我高二暑假上夏校的时候,和几个招生官聊过一个问题,我问他们,在中国有一个说法说IB的学生会比AP的学生有优势,然后AP的学生又比A - Level的学生有优势,这种情况在美本申请中是否真实存在?他们给我的回答是这样的:他们会把学生根据他们的课程体系分成三个不同的池子AP、IB和A - Level,如果你在这个池子中能够做到你是Top5的学生,他就会来选择你,就并不会因为说你是哪一个课程体系就更加的占优势。
他们还有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说他们其实非常反感中国的学生每次考SATII,都是考数理化三门,因为他们觉得很多同学的AP成绩中已经有了数理化,AP成绩已经展示了,你们足够强的数理化能力的时候,不需要你们再通过SATII的数理化来向大学招生官再一次展示你的数理化能力。
我考两门,是因为很多学校他们要求我们需要有两门的SATII的成绩。我之所以没有考化学,因为我觉得我的A - Level成绩中已经有化学成绩,能够足以向大学证明我的化学成绩还是很不错的,所以我不需要再重复的考一个SATII在向大学说明我的化学很不错,所以这是为什么我最后SATII只考了两门的一个原因。
讲完我自己的一个分数情况,我想针对我们的标化考试方面给大家一些建议。首先就是托福,在托福方面我的建议一定要尽早准备,因为你早一点考出一个比较理想的成绩,就能够早一点把托福扔掉,给自己留更多的精力去准备之后的SAT、SATII、活动以及文书。所以针对托福,我的建议是能够尽早准备的话,就尽早把托福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
第二就是针对SATII,也就是我刚刚和大家分享的。不建议大家通过考SATII数理化再去重复的展示自己已经通过AP考试展示过的一个数理化的能力,那么换一句话说,也就是大家可以选择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去考一些其它的SATII的科目考试,比如说美国历史、文学或者小语种。因为在外国人眼中看来,中国学生的数理化能力已经很强了,所以他们更希望能够在我们身上看到我们具有学习历史、学习文学的一些批判性思考能力,所以这个是我给大家针对SATII方面的一个建议。
活 动 列 表
领导能力
社会责任感
把这个活动放在活动列表上,我不仅可以向大学招生官,说明我是一个非常有领导力的人,我也可以告诉他我是一个非常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那么第2个社会责任感下的活动是Tutor of the Mr.Science House,就是去给一些小学的女生上非常有意思的科学实验课,然后来激发她们在科学方面的兴趣。
那么第3个是TNC Summer Camp in HK,它是一个关注于环境以及资源的组织,我是当时参加他们的一个夏令营,然后针对我所在的一个城市的环境问题去做了一个方案。这个活动是在向大学招生官表明我不仅关注贫困孩子,我也非常关注我们社会的一个环境问题,这就是一个我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学术能力
学术能力中第二个就是夏校,我相信很多同学都会去上夏校去先修一些大学的课程,去体验一下大学的生活。然后第三个就是滑铁卢的数学竞赛,我觉得还是可以通过一些竞赛向去向大学招生官,说明我在数学方面是有一定的学术能力的。
体育能力
那么说了这么多,大家有没有发现,我总是把每一个活动跟某一种能力进行联系,我会把能力和活动绑定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其实很多刚刚踏入国际学校的高一学弟学妹们都会问我说,学姐我应该做怎样的活动?我不知道我该做怎样的活动来丰富我简历,那么我都会先让他们问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有哪一些品质?有哪些优点?比如说我是不是创造力非常的好?我是不是非常有创造力?我是不是绘画非常的突出?我是不是非常有孝心?我是不是非常有爱心?我的领导能力强不强?
然后我还会问他们说你想让大学招生官觉得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设,你想让大学招生官从你的材料中发现你有哪些品质,那么最后我们再根据这些品质来做相应的活动。
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做活动之前想一想,我想要让大学招生官发现我有哪些品质,然后再根据这些品质去做相应的活动。
选 校 建 议
第三部分的话,我来聊一下我给学弟学妹们的一些选校的建议。我觉得选校的话,你可以把它看成一个金字塔,最顶端就是我们想要的一些冲刺校,接下来中间部分就是一个稳定校,最后我们也需要有一些保底校。
冲刺校
我觉得必须要承认,很多能力相当优秀的同学,他们去申请一些Top10 - Top15藤校的时候,很多情况下真的是看运气。所以我认为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大家能够多申一些冲刺校,6~7所、7~8所都可以,只要能够保证你的文书用心去写,我觉得是可以多申一些冲刺校的。因为我觉得冲刺校很多时候你投的多,总会有一所冲刺校,最后能够看上你。
稳定校
保底校
申 请 文 书
主文书
题材的话,我觉得你可以从自己做过的一个活动中去挖掘,也可以从对自己人生影响非常大的一个经历上去挖掘,因人而异,所以在这边我不多赘述。但一定要注意要有升华。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我自己的主文书是和call in China有关,写我从小所接触的一些餐桌礼仪,比如说一个圆桌子,总是男性坐在对门主位,从来没有一个女性能够有这个资格去坐在主位上面,就是这样的一个餐桌礼仪给当时幼小的我造成了一些伤害,但是我写完这个之后,我表达了我非常悲伤的心灵,却没有什么升华,所以我把文书给了一个我非常信任的一个学姐看了之后,她给我的建议是,其实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小小的餐桌,小的餐桌礼仪,它其实就是我们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如果把餐桌和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进而提到我们能够为此做出哪些改变?就是完成了主文书的升华,在升华这个过程是可以让大学招生官看出你是个非常有思考能力的一个学生。
附加文书
那么我的建议是其实对于附加文书,你只要准备3~4个题材,比如对于VC的一个经历或者是一个理解,我觉得足够能够活过所有申请季,因为所有的附加文书不管他是中规中矩还是富有创造力,你都是可以用这些题材去靠的。
why school
why school中我觉得最主要是要讲三方面,第1个是我为什么喜欢这个学校,第2个是这个学校为什么要选择我。第3个我们一定要说我和学校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匹配的地方,有什么共通的地方。
我想分享一下当时我觉得我写的比较出彩的一篇why school。我在选校的时候是ED了Duke,what means Duke is my dream school,高二的时候我也去了Duke的summer college,所以我在夏校期间其实看了杜克的很多地方,和没有去参观过杜克的同学相比,我能够写出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比如说我在洗手间面看到了一张海报非常触动我,因为我觉得上面有一个东西跟我所办的慈善组织这个东西是很像的,所以我就把当时在洗手间里面偶然看到那张海报的经历放在我的why school上面,我觉得在那么多申请者中应该很少会有人去写杜克大学的一个洗手间里面的一个小海豹,所以这个当时我觉得是非常独特的。
我觉得大家如果有条件有能力的话,有时间的话还是可以去做一下访校,因为在访校过程中,你可以看到其他人所看不到的东西,这是非常重要的。
大 学 生 活
关于学期
我们学校和其他学校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很多学校是一年两个学期,一个学期是16周,而我们是10周,别人16周学的东西,我们需要在10周学完,所以就意味着我们节奏非常快,也就是意味着我们压力很大,所以你会发现我们学校很多人都是熬夜冠军。
食堂与美食
UCLA的食堂的话是全美第一的食堂,我们一共有4个食堂,一个是美式的食堂,一个是地中海风味的食堂,一个是素食主义者食堂,最后一个食堂是我最喜欢的,它叫feast,它食物都是来自我们东方的,有包括中国的、韩国的、日本的、泰国的、还有越南的、还有印度的菜,然后都做的还挺正宗的,所以食堂就真的是我的最爱。
关于住宿